欢迎访问秦皇岛口腔医院官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
1 2 3 4
您的当前位置:秦皇岛口腔医院 > 科室介绍 - 诊疗文章

牙周病损如何影响前牙修复的稳定性及效果

作者: 出处: 日期:2019-03-18 11:11:53

  秦皇岛口腔医院,为您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为您带来牙周病损如何影响前牙修复的稳定性及效果”,如有更多牙齿健康问题欢迎点击咨询

  
  牙周和牙体组织从发育形成、萌出、功能行使等各方面及各阶段都始终密切相关,体现在牙周牙体组织本身相连及病损时可相互影响两大方面。
  1 牙周炎症影响修复治疗
  从单纯的技术层面看:牙周炎症的直接结果是使牙槽骨吸收,牙齿继而发生松动、移位,不仅患牙自身的稳定性不足,如果有缺牙必须进行修复时,也会使基牙的负荷能力下降或丧失,同时易合并咬合创伤、伴发根折等其他损伤;此外,牙周炎症还可使牙龈组织的边缘位置不稳定,相应使得修复体边缘位置也难以准确设定。从多学科的层面看:临床反映出来的有牙周组织破坏(如窦道形成),但病症的起源问题却不易分清,尤其是已做过一些修复治疗后的病例,常牵涉多学科治疗,易产生相互推诿转诊等问题,但又非某一专业就能完全解决,使得预后难料、纠纷易起。
  2 生物学宽度受损
  生物学宽度是一个组织学概念,其含义是指由结合上皮冠方(龈沟底)到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其实质是牙槽嵴顶以上的软组织部分。窄义的生物学宽度仅包括结合上皮的0.97 mm、结缔组织的1.07 mm两部分,共计约2 mm;但临床上无法肉眼直接判断生物学宽度,为方便起见,也常将龈沟的0.69 mm纳入其内,称为牙龈复合体,共计约3 mm。生物学宽度的临床意义在于,当修复体的冠边缘刺激到生物学宽度时,早期可能仅是牙龈的炎症红肿表现;随着时间延长,人体组织抵御不了修复体这个无生命的物质,只能发生人体组织的退让,结果就是牙槽骨发生吸收,牙龈发生退缩,以减轻刺激,但临床的原修复效果就会相应出现瑕疵。

   以上就是有关“牙周病损如何影响前牙修复的稳定性及效果的全部内容,更多牙齿健康疑问欢迎点击了解。



微信公众平台

手机版网站

秦皇岛口腔医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允许不得复制、镜像 冀ICP备19022760号-1

冀公网安备 13030202002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