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护持常见的两个误区
作者: 出处: 日期:2019-01-08 09:47:08
- · 孕期常见的口腔疾病及孕前防治
- · 孕前口腔健康教育
- · 口腔相关遗传病的孕前遗传咨询
- · 刷牙的八大误区
- · 口腔保健小常识6则
- · 牙疼牙痛怎么办?
秦皇岛口腔医院,为您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为您带来“老年人护持常见的两个误区”,如有更多牙齿健康问题欢迎点击咨询。
误区:等牙齿掉了再修复,掉后可以晚点镶牙
不少老年患者患有牙周炎而且接受过根管治疗,治疗后的牙齿经常发生断裂,但他们对此的态度却是不以为然"牙齿缺了一块就去修,没什么意思,浪费钱。反正这牙齿总是要掉的,等自己掉了再装假牙就行了。"而另有一些老人更是大意,牙齿已经掉了,却迟迟不肯再镶牙,认为只要不影响吃饭就 没关系。
秦皇岛口腔医院医师解读
损牙不补,终要拔牙,缺牙不镶,牙要乱长
除了牙列缺失外,牙体缺损既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也是口腔修复的适应证之一。在根管治疗后,患牙由于失去了牙髓的营养供应,使得牙齿本身变得较脆易断裂,而后牙在咀嚼时可能承受50-70千克的力量,牙齿在使用中随时面临劈裂的危险,因此,医生通常会建议做完根管治疗的患牙行冠修复,延长使用寿命。部分老年患者对牙体缺损并不在意,没能及时地进行修复治疗,直到牙齿完全龋坏或折裂变成残根时才想起要修复。这样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当残根位于牙龈下方2毫米以上或根面大面积龋坏时,患牙的修复效果会大受影响,甚至无法修复而需要拔除患牙。所以,遇到此类情况需及时进行牙冠修复尽可能保护好我们天然的牙体组织。
而牙齿缺失,特别是后牙(磨牙)的缺失,会大大降低咀嚼能力,造成前牙负荷过重,引起余留牙松动、过度磨耗等问题。缺牙长期不进行修复,缺失间隙两旁邻牙就会失去制约,逐渐向缺牙间隙发生倾斜或者移位,严重时可产生咬合关系紊乱。而缺失牙对颌的牙齿也会因为失去垂直向的对抗力而向缺牙部位移动伸长,最终使缺牙间隙逐渐变小。上述这些长期缺牙不修复产生的后遗症,都会加大义齿修复的难度,使患者错失最佳修复时间。
误区:食物嵌塞是因为蛀牙引起的
食物嵌塞是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不过,很多老人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食物容易嵌塞是因为牙齿蛀了,有缺损导致食物残渣容易嵌 入。所以,碰到食物嵌塞,便立刻希望医生能够给他补牙,把蛀掉的牙洞补上了,食物也就不会再塞进牙缝里了。
秦皇岛口腔医院医师解读
牙龈萎缩导致的食物嵌塞,老年人中更常见
引起食物嵌塞的原因有不少:一种确实是由于牙齿龋坏、缺损,造成牙与牙之间的邻接关系被破坏,引发垂直性的食物嵌塞,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补牙来解决的。另一种情况,也是老年朋友更常见的,就是由于牙龈(特别是龈乳头)萎缩所造成的,我们称之为水平性的食物嵌塞。这种情况往往牙齿完好,但原先在相邻牙齿之间充满的牙龈乳头由于牙龈生理性萎缩或牙周炎造成牙槽骨吸收引起继发牙龈退缩而变平甚至消失,就会引起水平性的食物嵌塞。这种情况不是靠补牙所能解决的,而是要进行相应的牙周治疗。对于一些不可逆转的牙龈萎缩,患者在每次进食后要进行口腔清洁,包括使用牙线、牙缝刷或冲牙器等,不能让食物残留在牙缝中,特别是在晚上睡觉前。否则残留的食物会进一步加重牙周的损害, 也会引起牙齿邻面、根面的龋坏。
以上就是有关“老年人护持常见的两个误区”的全部内容,更多牙齿健康疑问欢迎点击了解。
